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电子邮件
工程实验室主任赵金保教授接受海峡人才报采访
发布时间: 2018-03-10   浏览次数: 1149

日,海峡人才报对电化学中心主任赵金保教授进行了专访,内容涉及赵老师工作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具体采访内容如下:

 

     淡泊明志——为一件事干一辈子
     “我这几十年只干一样事,就是在电化学这个领域干活。我在比较淡泊名利的年代做这个,到现在喧哗浮躁的年代还在做这个。我从上大学到现在,很幸运,可以为一件事干一辈子。”赵金保说。

    赵金保幽默地形容自己小时候是“野蛮生长”的孩子,“我是乡下长大的,父母没怎么操心。”在自由环境下长大的赵金保,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在安徽省闻名的安庆一中。

    1980年,赵金保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谈起如何和哈工大以及化学结下的缘分,赵金保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他的高中化学老师。“我的老师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进他一直向往的哈工大,他就把这个向往转移到我身上。再加之我对化学专业很感兴趣,当时哈工大有电化学专业,所以我就选择了电化学。”也就是从这时起,赵金保选定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专业领域——电化学储能。

    1984年,赵金保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电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高分子材料硕士学位,之后选择留在母校哈工大任应用化学系助教、讲师,从事电化学与导电高分子的交叉领域,塑料电池的研究工作。

    二十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包括电化学在内的科学研究领域全面落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读书的时候,写论文要全国找文献,那时候专利文献很难看到。买实验药品要去上海、广州这些地方买。也没有设备,连库仑计都没有。虽然那时条件很困难,但是大家充满向上的精神。”赵金保感慨地说。

 

  



    出于对先进技术的渴望,1991年初,赵金保公派自费选择到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高分子化学专业攻读功能高分子的博士学位。”当时的日本,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上发展迅速,大有取代美国之势。而日本京都大学的化学学科也在世界名列前茅。

    1996年取得博士学位的赵金保开启了他在日本长达14年的工作之路,也正是这14年的在日工作经历,深深地影响着他日后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在日立工作期间,他在锂离子电池用功能电解液、硅基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技术、锂硫新型电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累计获得美国、日本等国授权专利46项,积累了丰富的锂离子电池研究、开发和生产经验。

    “当时能进日本的公司工作不容易,尤其是日立这样的全球知名的高新技术公司更难。那时的日本是比较保守的,很多留学生很难留下来,关键的研发部门很少有外国人,我是我们那个研究所的第一个中国人。”在日立工作期间,他担任主任工程师等职,研究的领域始终都是锂离子电池。当时,日本垄断了锂离子电池整个行业,世界上只有日本生产。我国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更谈不上产业化。

    日立公司为赵金保提供了优越的工作环境。但是他内心始终揣着一颗热烈的报国之心,想将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带回祖国,为我国锂电池研究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赤子之心——用先进技术报效祖国
    2011年1月,赵金保结束了日本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涯,带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

    赵金保谈及归国的初衷时说:“我从小到大所受的全部教育都是免费的,对国家的感谢之心无时不在,所以回国工作是我自然的选择。而且我做的这个行业,日本当时是最先进的,国内正在发展,这是个为祖国效力的好机会。”

    在厦门大学,特别是田中群院士和时任学校党委书记朱之文(现任教育部副部长)的盛情邀请下,赵金保带着世界先进技术和理念毅然从日本归国,全职担任厦门大学教授。

    赵金保的实验室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距离思明区的老校区有30多公里,他每周便在这30多公里之间来来回回。

    “实验室从老校区的60平米,到新校区的5000平方米,这都是厦门大学对我研究项目的重视。”赵金保说,“实验室从锂电池等为代表的动力电源的关键材料、生产工艺等方面入手,致力于突破制约动力电池发展的技术瓶颈,解决目前企业和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建成创新型、开放型、服务型的应用研发平台。”

    在这个实验室里,赵金保与国内外1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主持或承担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项目共20余项,包括国家“863计划”重大计划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1项等。他的课题组近5年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件,其中获授权专利19件,12项已有偿转让给国内知名企业。


    赵金保是一名有着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科研教授,他将锂离子电池研究和产品产业化紧密地结合起来。

    回国不久,赵金保老师与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之一——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高安全性锂离子动力电池用功能隔膜”,并获得国家“863计划”的支持,这是第一个“863计划”立项的功能隔膜项目。经过刻苦攻坚,赵金保带领团队,不到一年就完成了年产300万平方米功能隔膜示范线的建设,相关产品的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国际领先水平。该“863计划”项目于2015年4月10日通过国家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组织的技术验收。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完善和补充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缺失的关键一环,对于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和应用的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高性能的二次电池,如我们日常手机中用的全是这种电池。赵金保课题组的技术创新在于,在锂离子电池的绝缘隔膜上涂上了一层可耐1000度高温、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几十分之一的陶瓷粉层,有效防止了电池短路,避免电池爆炸,大大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这也是赵金保教授回国后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2011年底,他帮助厦门首能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成了福建省第一家电解液厂,专业从事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可以年产5000吨电解液。

    2015年底,赵金保共同创立厦门益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着力开发新一代具有颠覆性的隔膜技术。目前已吸引到上市公司投资。

    此外,他还在很多国内企业担任技术顾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助力产业化发展。

    “回国这些年,除开展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开发外,我重点关注国内不能和没有做好的几种关键材料的开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情是关于电动车安全问题。锂离子电池里面有个隔膜,国内当时广泛应用的隔膜材料很差,电池的尺寸又大,内部短路严重。我回国之后将功能隔膜概念和技术带回国,并全部实现国产化,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推广,2013年遍地开花,现在已经标准化,并且已获得中航工业集团2000多万元的投资。第二件事是铝塑膜,它是电池包装材料,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国产化,这个技术我们也攻克了,明年初开始大规模生产。”。回忆起自己在科研事业的主要成就,赵金保表示,“我做的隔膜和铝塑膜都是在国内有创新性的东西,我想把这些东西完全地产业化,将市场占下来。另外就是围绕开发新技术解决行业重要技术问题做一些工作。”

    师者幸福——薪火相传,桃李芬芳
    在学生的眼里,赵金保是一位和善、乐达,同时又严格的老师。

    “这可能与我在日本呆了那么多年有关系,对人对己都要求严格、做事踏实认真、不讲情面。对学生,其实我心里想和学生更亲近些,但是一想到以后孩子们要面对的社会竞争状态,我就告诉自己必须要严格一些,让他们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他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为学生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做研究工作。他说:“在日立工作期间,给我印象最为深的是,当时日立研发本部的一位领导说过的话——‘你们研究人员不要为钱担心,你们要担心的是自身的研究’。所以回国之后,我也经常对学生说,研究经费你们不用考虑,要用心地去钻研。”

    赵金保实验室的条件,已经算得上世界上先进配置水平。“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包括我们父辈的牺牲、我们这一辈国内科学家和建设者的努力,现在国家确实富强起来了。再过几年,我们国家拿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会大量涌现。”对于未来,赵金保充满信心。

    在实验室前期的基础和经费的支持下,赵金保鼓励、引导学生研发一些创新技术。他说:“在培养学生创新方面,让学生自由地做一些事情,学生们年轻、思想活跃,自由的学风有利于学生突破传统的束缚。我们非常重视科技成果和原始创新。”

    他对学生的爱是深沉的,他说:“我是一个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如果是自己的事情,我从来不向学校提要求,唯一开口有所求的时候,就是在为学生们和帮助年轻人的时候。”

    赵金保经常教导学生:“年轻人要阳光,凡事要往正的方向去想,豁达一些。”他鼓励学生要互相协作,注意团队精神。

    赵金保回国后培养了4名博士,全部留在高校工作,明年还有3个博士毕业,也将留在高校,还有很多的硕士正在华为、ATL、比亚迪等实力企业工作。

    “看着学生们在各行各业做得好,对我来说,这是很大的成就,我们组培养的学生拿国家奖的每年平均2个,今年有4个拿到国家奖学金,还有1个拿到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赵金保自豪地说。而赵金保的理想,就是有一天他退休了,看着这些学生在各行各业为国家服务,这是他最大的幸福。(记者 李香君 冯聪颖)


 

原文链接:http://app.hxrc.com/services/NewsDetail_100816.html


联系地址: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电化学工程中心 邮政编码:361005 Email:ectech@xmu.edu.cn
联系电话:0592-2184800 传真号码:0592-2184800
版权所有.2007-2008.厦门大学电化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